(建始)以茶兴业 绘就乡村新图景

全媒体记者 万雪芬 通讯员 管文杰阎文业

春茶吐翠,茶香漫山。在建始县茅田乡三道岩村,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通过“茶产业提质、茶旅融合赋能”的帮扶路径,让昔日的荒山茶园蜕变为富民强村的“绿色银行”,谱写出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精准施策

破解茶产业发展瓶颈

3月31日,三道岩村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新建成的白茶加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正熟练地分拣、加工茶叶,一派繁忙景象。

曾经的三道岩村虽拥有千余亩茶园,但长期面临种植分散、技术落后、销路不畅的难题。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立足实际,提出以“茶旅融合”为核心的发展方向。

2022年,驻村工作队争取帮扶资金75万元建成标准化白茶加工厂,配套清洁化生产线,实现鲜叶就地加工,彻底解决茶农卖茶难问题。同时,引入茶商成立益香源茶叶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托管茶园、统一管护,并组织茶农赴硒茶园学习技术,推动茶园管理标准化。

至2024年,三道岩村新增奶白茶、黄金芽种植150亩,茶农人均增收超3000元。

党建引领

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以“1+N+N”党建网格为抓手,划分5个党小组,发动党员带头种茶、乡贤结对帮扶,形成“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联动机制。通过“茶海山乡乡土人才室”开展无人机植保、有机肥施用等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茶农200余人次,推动茶园亩产量提升20%。

此外,驻村工作队协调修建产业路4.5公里,硬化茶园步游道,并在道路两侧种植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的银杏树,既便利生产运输,又为乡村旅游埋下伏笔。

站在观景台远眺,驻三道岩村第一书记俞俊杰细数村里的变化:2000亩生态茶园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5户村民盖起3层小楼;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打造奶白茶、黄金芽高端茶叶基地。

茶旅融合

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依托“慕野星河”露营基地和三道源茶厂,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精心规划茶旅融合发展布局。

如今的三道岩村,新修的产业路直通209国道,串联起五大茶园观光区与露营基地,游客可体验采茶制茶、漫步生态步道、夜宿星空帐篷。2024年,村集体经济净营收5.5万元,接待游客2000人;村办茶厂生产干茶1万余公斤,营业额近300万元;露营基地招商引资落地,试运营效果良好。

“下一步,我们将打造乡村农旅融合示范点,让茶香飘出深山。”俞俊杰表示。驻村工作队推动白茶加工厂、茶园观光区、露营基地等三大产业项目落地,形成茶旅融合全产业链;创新消费帮扶机制,通过“832平台”采购农副产品55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

从“茶叶”到“茶业”,从“种茶村”到“茶旅村”,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用真心实意的帮扶,让三道岩村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这片承载着希望的茶园,正向着“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稳步前行。

本文转载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