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举办油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现场观摩会 院士带队现场观摩指导
2月28日,“油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现场观摩会在恩施州建始县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傅廷栋带领团队到现场观摩指导。
在“板蓝根油菜薹高产栽培示范点”,傅廷栋院士一行参观了板蓝根油菜相关产品、观摩板蓝根油菜薹种植区,并就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得知现场板蓝根油菜薹亩产达到1395公斤后,傅廷栋院士肯定了当地在新品种油茶种植上的投入与支持,并表示恩施气候条件独特,不同的海拔种出的油菜薹口味各具特色,希望能通过推广这些科研项目,将有特色的产品,推广到生产上去,将能有效延长供应链条延长,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振兴乡村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
据了解,我国在“油菜种植”的自主创新历程上有两项突出成果,一项是富硒油菜,另外一项就是板蓝根油菜,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板蓝根油菜即“板蓝根青菜”,是华中农业大学历时十余年研发出的新品种,作为一种低温季节蔬菜,板蓝根油菜在寒冷的季节里能够良好生长,为冬季蔬菜市场提供新的选择。2021年12月,该研究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验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局的认证。
从2021年起,建始县长梁镇、高坪镇、三里乡试种该品种500亩,目前产量及销售情况良好。建始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郑从炳表示,新品种“板蓝根油菜”的引入,离不开华中农业大学多年来对建始的支持。近年来,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建始的油菜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从种植规模、品种选育、种植技术还有农技人员的培训方面,都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使建始县的油菜产业,从9万亩稳定发展在12万亩以上,油菜薹从零发展到年产5000多吨,油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有效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建始县油菜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建始融媒记者 李书建 谢苗苗 颜龙 通讯员 彭微 编辑 曹顺 编审 李培根 监制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