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花坪:振兴画卷映春光

全媒体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周 桦 向绪锋

一犁好雨伴春来。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记者行走在建始县花坪镇广袤的田野上,只见万亩关口葡萄园里,果农们正忙着绑枝整架,爽朗的笑声不时传来;大石板村千亩设施蔬菜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着点种育苗;深入唐坪、东湖、小坪等村,农户们正忙着翻地,为播种做准备,万亩魔芋产业带建设如火如荼;周塘等村,千亩大马士革玫瑰、万亩牡丹吐新芽,农户正忙着追肥。

在镇党委、政府号召下,广大农户不负春光,紧紧围绕“一谷四园”(关口葡萄谷、牡丹园、玫瑰园、药业园、高山蔬菜园)开展春耕,呈现出一派火热的景象。

魔芋新赛道

“一定要抢占发展新机遇,拼出重振魔芋产业的新天地!”新年伊始,花坪镇党委书记崔显龙掷地有声。

上世纪90年代,建始魔芋曾风靡全国。全国魔芋看建始,建始魔芋看花坪。最高峰时,花坪镇魔芋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居全州十大魔芋乡镇之首。

在重振魔芋产业的路上,花坪镇积极争取奖补政策,鼓励市场主体高价买下州农科院研发的高抗软腐病、品质优良的“远杂4号”新品系所有权,并与该品种的选育人杨朝柱博士合作进行扩繁,拥有了自己的种子“芯片”。截至去年底,已扩繁至5000亩。

“今年计划扩繁到多少亩?”“1万亩!”“采取哪些措施?”“走产业带+农户发展新模式!”分管魔芋产业的镇人大主席朱祖倚一脸喜悦地介绍。

“重振魔芋产业大有可为!”行走在金盆、唐坪、冷竹、东湖、小平等村,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向绪锋边带记者参观边介绍。

通过村“两委”和市场主体的引领,规模规范新增种植面积5250亩,形成长达近20公里的魔芋产业带,带动其他村发展魔芋5000亩,力争今年恢复性发展魔芋面积突破1万亩。

奖字当头,市场主体或农户每发展1亩魔芋奖励“远杂4号”优质种芋50公斤。目前,花坪镇召开两次魔芋发展大会,各村屋场会一场接一场,交押金、领种芋,家家户户忙种魔芋,撸起袖子加油干。

擂台赛葡萄

这个春天,花坪镇有一个擂台赛种精品关口葡萄的约定。

摆擂台的是镇党委、政府,打擂台的是3500余户关口葡萄种植户。果农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一展身手。

如今的关口葡萄种出了名堂,种出了名气,种出了甜日子,享有武陵山中“吐鲁番”的美誉。回望来时路,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培育品牌,花钱购回商标专用权,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字品牌越擦越亮。

“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大力推行避雨栽培,多施农家肥、有机肥,倡导滴灌灌溉。一句话,科技赋能是这场擂台赛的主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袁庆介绍。

“有信心吗?”“当然有!”采访中,在葡萄园里忙着绑枝整架的蒋小桃等农户一脸自信。

“今年这葡萄园管理得很满意!”种植户蒋代为的妻子戴宗玲抢过话头,“擂台赛夺冠摘牌很有底气!”

“你看这地犁得多好,为了让葡萄口感更好,又增施了3吨有机肥,枝条修得非常好!”蒋代为带着记者逛葡萄园,“要想把葡萄种好,必须靠科技!”

曾有一段时间,蒋代为种葡萄全靠老天爷,往往忙活一年,老天爷一翻脸,全白搭了。

2021年初,在镇里倡导种植技术革新的感召下,蒋代为夫妇痛定思痛,第一个“吃螃蟹”,搞起了大棚种植。夫妻俩投入9万多元搭建6亩大棚,并在镇政府支持下,修好了葡萄园里的水泥路,引进自来水进行滴灌,改良了土壤。

这些年,夫妻俩种出的大棚葡萄风味独特、颗粒匀称,上市便成抢手货,售价高,年收入12万元以上,靠种葡萄盖了洋房、买了小车。

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擂台赛,最终由镇产业领导小组牵头,评选出50户精品果园,进行授牌。

像蒋代为一样,花坪镇3500余户葡萄种植户主动抓春管,为好收成打下坚实基础。

两花并蒂开

“活啦!”2月23日,在花坪镇唐坪村、东湖村新种植的1000亩大马士革玫瑰园里,返乡创业人士陈开军看着吐出嫩芽惊呼。

“活啦!”同日,在花坪镇周塘村牡丹基地,返乡创业青年李玉林种植的20亩牡丹吐出红红的嫩芽。

近年来,作为湖北省旅游名镇的花坪,走农旅融合之路大力发展花经济,既美乡村,又醉游客,更富百姓口袋,为“花果花坪”锦上添花。

“进一步拉长产业链,让牡丹花和大马士革玫瑰花两花并蒂开,真正成为富美乡村的好产业!”新年里,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暗下决心。

春赏花,秋挖药。花坪镇以周塘村为核心着力打造万亩牡丹基地,抢抓名贵药材“周塘牡丹皮”走俏安徽亳州大市场机遇,积极引导农户扩大牡丹种植面积,并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提升牡丹皮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与亳州等地药材市场建立稳定销售渠道,确保农户收益。

这些年,陈开军携商携资返乡,与家乡来一场“玫瑰之约”。大力推行“自然农法”种植,开发的玫瑰精油、玫瑰纯露等高档护肤产品俏销,叫响“知和无尤”品牌。

在原有1000亩大马士革玫瑰种植面积基础上,去年冬季新增1000亩,建成全省最大的大马士革玫瑰园。公司正指导花农加强田间管理,静待花开。

春耕时节,花坪镇的田野上,魔芋、葡萄、牡丹、玫瑰等产业齐头并进,农户们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

本文转载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