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为“中国粮”贡献优良“湖北芯”

周雷在实验室观察育种材料生长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杨文 谢娅

头戴草帽,脚上穿着胶鞋,脸庞和裸露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活脱脱一个“新农人”形象。

就是这个39岁的“新农人”,12年来,主持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参与选育16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水稻生殖生长期耐冷基因CTB4a,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出优良“湖北芯片”。

他就是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水稻分子及细胞工程育种创新团队执行首席周雷。

为抢救育种材料,他的腿在一米多深的水里泡到发白

“找周雷?他下田了!”

5月5日上午8点半,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室主任周雷已到试验田,观察育种材料长势。这些材料,4月底刚从海南南繁基地带回来,是他和同事眼中的“宝贝”。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湖北是水稻大省。但湖北米过去并不是优质米的代名词。加快培育“鄂字号”优质稻新品种,迫在眉睫。

选育一个好的品种,要从几百个、上千个原始材料选配杂交组合,经12代到16代以上,往往费时数年。这个筛选淘汰的过程,凝聚了育种工作者多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

一年四季,周雷必须跟随水稻的生长周期,往返于武汉和海南陵水基地之间。在陵水基地试验田,他经常在稻丛间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炎热的季节里,头顶太阳晒,脚下水汽蒸,身边蚊虫绕……他必须全神贯注地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记录、建档。每次工作结束,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

省农科院相关专家回忆,2016年夏,武汉接连强降雨,省农科院试验田全部被淹。雨停后,周雷第一时间跑进1米多深的水里抢救育种材料,忙活了整整一上午。上岸时,他的腿因为在水里浸泡太久而发白。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数以万计的杂交组合后,他们终于用表型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花药培养技术,成功创制出R7272、R60、润珠香等多个优质抗病虫水稻新种质,育成鄂中5号、广两优272、广两优5号、巨2优60、华夏香丝等16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协调统一,为湖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为推广水稻新品种,他与种植户签订增收“军令状”

新生事物发展初期总会遭受质疑。科技成果也不例外。

作为团省委博士服务团成员、省科技特派员、省精准扶贫团团队成员,繁重的科研任务之外,周雷还要对口帮扶21个贫困村和30多家企业发展高档优质稻订单种植。起初,企业和农户并不买账。

周雷记得,2017年在天门推广示范种植优质稻新品种“巨2优60”时,自己和同事详细讲解品种优势和市场前景后,乡亲们依然心存疑虑,“我当时就想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找一个示范户立下‘军令状’,示范效果好,大家自然认可。”说干就干。周雷和同事轮流住在示范户家中指导,最终新品种示范田亩产高达1400多斤,而且品质优良。大伙纷纷竖起大拇指,向周雷咨询品种情况。

“农民很朴实,挣钱很不容易。只有推广的品种好,他们才会信任你。他们一旦信任你,对你也是掏心窝地好。”周雷感叹,每次下乡,总有碰到一些不认识的种植大户热情地打招呼、送上当地的土特产让他品尝。

据了解,这些年,周雷和同事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累计超5000万亩,助力粮食增产超过30多亿斤。种植优质稻的稻米收购价比普通大米提升30%到50%,极大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生产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增多,每年我国因低温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数亿吨。周雷和团队再次迎难而上,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并解析分子机理的水稻生殖生长期耐冷基因CTB4a,对水稻耐冷品种选育、解决低温造成的粮食减产问题具有重要科学意义。2017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向世界彰显了我国在水稻耐冷基因克隆领域的领先地位。

5月3日,周雷被授予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育种研究需要持之以恒和团队协作。这份荣誉是属于我们团队每个成员的。”周雷说,未来他们将继续在选育“专精特新”水稻新品方面发力。不怕冷的水稻、少生病的水稻、有保健功能的水稻……有望变成现实,把“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