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中国饭碗 鄂粮添香

枣阳市149万亩小麦喜获丰收,3000多台收割机抢天晴收割归仓。图为该市太平镇五里桥村村民在机械回收小麦秸秆。

从2018年起,我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咸宁市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举行庆祝活动,展示丰收成果。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湖北是传统农业大省、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保粮食增产、粮食安全,重任在肩。

从1949年至2020年,湖北年均粮食总产从123.8亿斤跃升至545.4亿斤,翻了两番以上,71年累计产粮2.6万亿斤,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巨大贡献。

严守7288万亩耕地红线

夏至刚过,稻田铺绿,早稻进入灌浆结实期,中稻栽播按下“快进键”。

在监利市周老嘴镇鲁桥村,一块“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的石碑在骄阳下耀眼夺目。“30多年来,咱们村5660亩基本农田,一寸未少。”村支书陈建军自豪不已。

上世纪80年代,荆州地区减少耕地139.16万亩,相当于一个县的耕地面积。按此速度,“粮仓”荆州百年之后将无地可耕。

监利主动请缨,申请农田保护试点。当时,鲁桥、爱华等17个村,共105个地块、37792亩田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农田不准改变用途。

这一开创先河之举,很快得到中央和省委的重视。

1989年5月25日,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区现场会在荆州召开。会后,我省发出《关于开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作的通知》。

1991年,国家修订《土地管理法》,将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其中,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全国大面积铺开,“监利经验”走向全国。

2008年,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基本农田第一次加上“永久”二字。

长期以来,湖北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7288万亩耕地红线,完成58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划界,比国家下达的5883万亩划定任务高出5万亩,为良田安上“保护罩”。

省政府出台耕地保护15条硬措施,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地方予以激励,对耕地保护不力的地方予以惩戒问责;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专项清理,提升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推行轮作休耕,让疲惫的土地喘喘气;为保核心产能、保产业安全,我省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296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722万亩……

今年的耕地是明天的饭碗。湖北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守护耕地。

连续8年,站稳500亿斤台阶

“粮食丰收,再忙也不觉得累!”今年“三夏”,钟祥天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余小林一直奋战田埂,收完油菜,又是紧张的麦收。

五谷丰登,不仅仅是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离不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顺应世情、国情、农情,湖北坚决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措并举聚合粮食生产内生力。

——夯实基础,改变“靠天吃饭”局面。

“过去道路不通,地块分散,春怕旱、秋怕涝,如今机耕道通到家门口,水泥渠修到田中央,望天田变成吨粮田。”枣阳市太平镇南高庄村村支书高章艳打心眼里高兴,随着高标准农田项目推进,灌排、机耕等一系列难题迎刃而解。至“十三五”末,全省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面积3570万亩,提高粮食产能10%-20%。

——稳定面积,调优区域种植结构。

水稻、小麦、玉米是我省三大主粮作物,面积占88%,产量占96%。在稳面积的基础上,我省启动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建设500万亩再生稻区、600万亩特色功能稻区和70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区,优质品种比例达77%以上,居南方稻区之首。同时,积极推进北纬31度10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建设。

——高质高效,绿色生产高歌猛进。

我省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730万亩,油菜“345”模式累计推广1000万亩;积极探索化肥农药替代和促产增收新技术,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7年下降,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0%以上,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

——铁牛种田,晋升稳粮“主力军”。

至2020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4626万千瓦,农机装备覆盖农林牧渔、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各产业,农业生产变轻松。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9%,油菜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70%;农机更加“耳聪目明”,安装各类北斗终端1.9万多台套,中部领先。

——政策托底,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稳粮促增收,资金下拨快,扶持力度只增不减。2021年,我省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50亿元、购机补贴资金6.87亿元,安排2.5亿元资金支持63个县市区各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任务面积2万至6万亩,加大农业信贷担保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颗粒归仓,粮丰农稳。广袤田野,生机勃勃。

2013年至2020年,全省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1%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项技术可以创造奇迹。

作为科教大省、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湖北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20年,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

湖北农业科研成果丰硕。杂交水稻、油菜、棉花、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层出不穷,先后诞生了全球第一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全国第一个双低油菜品种,研发出中国第一个抗虫转基因水稻、全球第一支试管藕等,“珞优8号”“两优287”“广两优香66”等被评为全国超级稻品种,中油杂、华杂双低系列油菜全国领先。

“卡脖子”技术不断突破。我省启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以农产品为单元,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2020年以来,重点建设特色稻、油菜、蔬菜、食用菌等产业技术体系,统筹多层级农业技术、信息、人才等科技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学研,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我省科创团队捷报频传。“双水双绿”团队通过分子改良、亲本筛选和杂交选育技术,培育出适宜我省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建立的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减少化肥使用量30%-60%。

实用技术落地生金。“双水双绿”“水稻+”、猪沼果等一批生态绿色模式加快推广。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池塘绿色生态养殖技术,通过圈养设施、水体养护等,大幅提高养殖密度的同时,实现固形废弃物“零排放”,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引领性技术。

……

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农田里。5200多名农业科技研发人员,开展大规模的科技下乡、科技入户,把专家的“试验田”变成农民的“丰收田”,把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2021年2月18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聚焦生物育种领域、聚合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9位院士研究力量的洪山实验室揭牌。张启发院士郑重宣布:“提供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让粮食产能的后劲更足、农业的生态底色更鲜明、中华粮仓越来越稳固,正是湖北追求、湖北担当。